当地时间8月24日13点,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,按计划,将在17天内排放第一批共7800吨核污染水,2023年度预计排放约3.12万吨。
早在2021年,清华大学就污水排放做了核废水在太平洋扩散机理的实验,宏观模拟结果表明,核废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。
(资料图片)
受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事件影响,韩国盐价大涨,民众“举国囤盐”。那么,我国的盐是否会面临核废水排海计划的影响?我们是否需要囤盐?
囤盐潮又起?
沿海地区部分商超卖断货
24日,我国沿海部分地区居民开始抢购食用盐,一些货架上甚至出现清空的现象,部分商超生活食盐卖断货。
据扬州新闻广播报道,8月24日早上,在大润发等超市购买食盐的市民明显增多。不少购买食盐的市民表示,虽然知道食盐保质期只有3年,但是看到其他人买了,也就“跟风”囤一些。
市民的恐慌一部分是来自微信群,一些微信群已经开始分享“囤盐”信息。而在一些团购群,一些“团长”已经开始推销起食盐。
据掌上福州报道,受“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”消息影响,福州有些市民抢购食用盐,目前永辉部分门店出现食盐抢购情况,朴朴、永辉生活食盐卖断货。
“近日,我们部分门店出现食品盐抢购现象,我们将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,充足备货,同时呼吁市民理性购买,不要过度囤积食用盐,不信谣、不传谣。”福建永辉超市有关负责人表示,永辉将及时了解市民需求,多措并举,确保市民能够得到足够的食用盐。
8月24日中午,查看生鲜电商平台发现,多个平台的低钠盐、无碘盐显示“缺货” “补货中”。
“盒马的一款低钠盐一分钟前看还有货,再一滑就显示缺货了。”一位消费者表示。据共同社报道,8月24日,东京电力公司于当地时间13点(北京时间12点)开始把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,部分电商平台的食用盐销量也直线上升。
在京东,一些品牌食盐产品已无货,其他几款品牌产品则显示8月26日后发货。在天猫超市,一款注有“今日疯抢”标签的食盐产品也显示已经卖光,不过现在下单的话明天将可以送达。
需要囤盐吗?
专家:没必要!
受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报道影响,韩国盐价大涨,民众“举国囤盐”。那我们是否需要囤盐?
对此,中国盐业协会执行理事长表示,我们国家有严格的食品安全规定,国内的产盐量也满足需求,所以不建议效仿韩国民众囤盐的做法。我国生产食用盐,使用原料有海盐、井矿盐,还有湖盐,其构成比例分别为22%,61%,17%。
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张晏瑲表示,我国食用盐与韩国不同,主要来自井盐,不会涉及污染区域,居民不用过度囤盐。
针对市民担忧食盐安全问题、开启抢盐模式,广东盐业集团负责人介绍,目前,省、市两级食盐政府储备量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共10.8万吨,百分百覆盖全省各市县行政区域,能迅速及时响应,保障广东人民食盐充足供应,呼吁市民不必恐慌,更不必效仿“囤盐”。
福州市商务局也提醒,将继续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,食用盐货源充足,市民按需理性购买,不信谣、不传谣。
囤盐行为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危害和负面影响,包括:
1. 资源浪费:囤盐会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,因为大量囤积的盐可能无法被充分利用,过期或者变质。
2. 价格上涨:囤盐行为可能导致供应紧张,进而推高市场价格。如果大量人群囤积盐,会造成需求激增,对供应链产生压力,可能导致物价上涨。
3. 社会恐慌:囤盐行为会引发社会恐慌。当人们看到他人囤积日常生活必需品,会产生恐慌心理,进而引发类似抢购的行为,加剧市场紧张程度。
4. 食品浪费:过度囤积可能导致食品浪费,特别是当囤积的食用盐过期或变质时,不但导致经济浪费,还增加了环境负担。
因此,我们应该遵循实际需要购买和使用食品,包括盐,合理规划消费,避免恶性囤积现象产生的不必要负面影响。
此前,国内曾有过两次比较大规模的全民囤盐,包括2003年的“非典”时期,以及2011年3月日本海啸引发地震,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,全国多地也出现食盐抢购潮。2021年,日本政府正式决定福岛核废水排海,有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沿海地区对食盐的搜索与成交数据出现波动。
综合来源:央视新闻、扬州新闻广播、福州新闻网、北京日报、每日经济新闻、中国经济周刊
编辑:杨雁琳
责编:廖异
审核:冯飞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极物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